张朝阳建议一天吃2顿饭引争议:中国人基因优秀要少吃?
- 2025-05-09 22:56:51
近期,搜狐CEO张朝阳在公开活动中多次提倡“一日两餐制”的健康理念,称其结合运动可显著延缓衰老,并强调“中国人的基因优势”是长寿关键。这一言论引发公众对传统饮食模式与新兴健康理念的激烈讨论。
核心观点:张朝阳的“两餐论”逻辑
1、基因优势与长寿理论
张朝阳认为,中国人基因优秀,通过“少吃多动”可延长寿命。他以自身为例,称其体能状态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,并将此归功于严格的饮食和运动管理。
2、两餐制与运动结合
饮食方案:每日仅吃两顿正餐,减少热量摄入,避免精制碳水,增加高蛋白、高纤维食物。
运动主张:推荐马拉松等持续性运动,认为运动可提升代谢效率并抵消饮食限制的潜在负面影响。
3、争议性健康理念延续
此前张朝阳曾推广“4小时分段睡眠法”,此次“两餐论”是其颠覆传统健康观念的又一尝试,主张通过极简生活方式提升效率。
医学界质疑:两餐制的潜在风险
1、代谢紊乱与死亡风险上升
研究显示,长期两餐制可能使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%,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10%。空腹时间过长易导致血糖波动、胰岛素抵抗,增加糖尿病风险。
2、特殊人群营养隐患
青少年、孕妇及高强度工作者需稳定能量供给,两餐制或导致能量不足、注意力下降及免疫力受损。
3、科学饮食的平衡原则
医学界普遍建议规律三餐以维持代谢稳定。例如,跳过早餐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30%,而合理分配热量摄入可降低慢性病发生率。
争议焦点:两餐制是否适合大众?
支持者观点
部分研究认为,限时进食(如16:8禁食法)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促进脂肪代谢,与张朝阳主张部分吻合。
反对者警示
两餐制需严格匹配个体运动量及体质。盲目减少餐次可能导致暴饮暴食、肌肉流失,且基因优势论缺乏大规模人群数据支撑。
结论:个体化健康管理是关键
目前尚无权威指南支持全民推广两餐制。专家建议:
健康人群可尝试间歇性禁食,但需确保营养密度并监测身体反应;
慢性病患者及特殊群体应遵循医嘱,避免跟风极端饮食模式。
张朝阳的倡议再次凸显健康理念的个体差异,科学饮食仍需平衡传统智慧与现代研究。